Search

週三佈光分享日

燈具:Elinchrom D-lite RX4 4支,180公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週三佈光分享日

燈具:Elinchrom D-lite RX4 4支,180公分大型八角罩

相機器材:Canon 1DsMK3,Canon EF 24-105mm/F4L IS

修圖軟體:Adobe lightroom 5,Photoshop CS6

佈燈想法和過程:經過了5個星期棚外打燈的範例,這星期我們回到棚內,看一下白背的另一個打燈方式。有時我們會有一些去背的需求,而也希望人的邊緣有個高光區出現,但可能身上的燈具並不夠,所以我在這用4支燈和一個八角罩來完成這次的工作。

我在這拍攝的環境是一個3面的無縫牆,如果你只有背景紙也沒關係,可利用把珍珠版放在兩側的方式來取代,也可達到類似的效果。然後我先決定一下主光的位置,我在這是用一個180公分的八角來當正面的補光。因為要得到一個比較硬的光質,所以我把八角的最外層布拆掉,然後只有內部的單層布來作一個柔光的效果。其實這麼大的八角我在後來都很少會加上前面的那層布,因為其面積已很大了,光的質感也沒有那麼硬,如果再加上外層布其實光的感覺會太柔而沒有力道,因此我多選擇只有單層布的方式。

雖然已有人正面的補光,但在人的下方光線我還是怕有些不夠,所以我還是用了一支往地上的跳燈來補一下人下方的反差,讓人下方的影子不會太濃而且也讓光可延伸到腳底。讓整個人的亮度由上到下維持一定的亮度。

完成了人正面的光線,再來就是背景和人邊緣的高光區,因為手上只剩下2支燈,所以我就利用無縫牆反光的射性和燈邊緣的硬光效果來完成這2個打光的感覺。我把2支燈放在人的左右方,,燈的前緣線跟人的背後平行,利用燈邊緣的光線打在人的側邊,製造出一個高光區。也因為這個高光區,讓人的立體感提昇,而也因為燈頭往後打,所以背景也可順便打亮,讓白背的感覺能出來。而這2支燈的位置可以由開模擬燈的方式來決定位置,這樣就可省去一些時間了!在這邊的燈法是利用跳燈的反射來製造側邊的柔光,然後用棚燈側邊的光線來製造邊緣的硬光,利用這2個光的位併作用讓光線的感覺像是加上柔光罩的感覺。

雖然有燈具時的狀況是最好的,但我們也會有突發的狀況讓我們沒有足夠的燈具打出我們要的光線,而這時我們就可用一些替代的燈法來補足我們想要的感覺,利用這樣相似的效果來完成工具,其實也挺有成就感的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•Goodaystudio負責⼈ •人像拍攝/服裝型錄拍攝/美食攝影 •12年攝影及網拍經驗 •?出版過4.7本書 •?Hahow線上課程/yotta線上 工作詢問:[email protected] 課程詢問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